查看原文
其他

老天爷开的那家书店 | 傅月庵

傅月庵 文汇笔会 2022-05-19

《太上感应篇图说》内文


老天爷开的那家书店是连锁店,跨越时空,源远流长。宋元以来,有华人聚居之处便看得到书店踪迹。偶然缘遇,入店东翻西看,遇到好版本、有趣的书尽管抽拿入怀,老天爷面前鞠个躬,便可带回家,免付账!——二十多年前初识这种“好康的”,一试成主顾。这么多年过去,即使“书魔”积习已减弱大半,不再那么爱逛书店,到处搜书,偶遇老天爷开的那家,我却还是乐于近身一逛,笑着翻翻看看。


中国传统版刻印刷,所由来甚早,据说可一直推到唐代,但相对普及,真正有较多书籍可追索,却要数“宋刻元椠”,等到了明清,经济相对发达,教育相对普及,“刻板印书”沛然莫之能御,成了一门新兴行业。什么书都有人印有人卖有人买。“考试引导出版”,最大宗的当然还是以四书五经为范围的“制艺时文”(八股文范例)这一类“科举用书”,“知识分子”(士人)想博取功名,当官发财,不买都不行!


然而,随着识字人口增加,民间实用书籍也越来越多,教人写信的“尺牍大全”、“名人家书”,掌握岁时月令吉凶的“通书黄历”、“酬世全书”,乃至休闲娱乐的“章回小说”、“弹词戏文”……只要有钱赚,都有人敢出。却也有一种由大家醵资兴印,四处散布流通,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为了耕耘福田,积累功德的所谓“善书”。


《太上感应篇》


善书起自何时?很难说,但应该跟《太上感应篇》有点关系。


《太上感应篇》是一篇文章,共1274字,宋朝时开始出现,谁写的没人知道;南宋李昌龄曾注解,则可确定。全篇宣扬天人感应、因果报应思想,旨在劝善惩恶。开宗明义16字:“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篇末则敬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宋代之后,此书流传愈广,明清达到最高峰,不但有各种注解版本,清代大学者惠栋、俞樾都来轧一脚;扶鸾之际,吕洞宾、济公、关老爷也能说上几句,还流传到了韩国、日本,是以人称“天下第一善书”。最后,为了让贩夫走卒、老妪童子都能懂,又演化出了“插图故事书”,也就是把各种善恶报应的民间传说或社会案件,搜写成册,并搭配木刻插图,让人看得更过瘾,更深刻向善。第一个做这件事的是乾隆时的许缵曾,书名则改称《太上感应篇图说》,除了“感应篇”正文之外,格式大约是一注一案一图一诗。



随着时间流变,注解可不同,案例可更改,插图可另刻,诗也可新写,若再把各朝教化用的“圣谕”,流通善书、敬惜字纸公约章程一一加上去,就成厚厚一大套,真有得瞧了。


《太上感应篇》或即是“老天爷开的那家书店”最早陈列贩售的几本书,演变过程也说明善书如何“层累造成”,越来越多人参一脚,越参越多越厚,到了民国,善书种类繁多,不可胜数,儒释道三教合一,大家一起来赞助印刷,或向死者或为生者祈福:


会稽周树人施洋银六十圆敬刻此经连圈计字二万一千零八十一个印送功德书一百本余赀六圆拨刻地藏十轮经


民国三年九月,金陵刻经处所刻印的《百喻经》书后有这样一行注记,连向来嘴硬,见佛杀佛,见祖杀祖,“一个都不饶恕”的鲁迅(周树人)都未能免俗,成了“老天爷开的那家书店”的供应商,其余概略可知矣。


从素食店开始的书店之旅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也曾滥竽充数于台大历史系,彼时“唐山书店”似尚未搬到现址,位于联经书店旁巷口地下室,空间相对仄逼,同栋二楼乃一素食餐厅,名曰“弥勒”。弥勒素食料理得当,干净好吃,价钱也不贵,颇受学生欢迎。中午、黄昏时分,熙来攘往,人流不断,窄窄的楼梯间常挤得摩肩擦踵。也是拜“塞车”之赐,偶然发现餐厅入口旁竟有一架书,大大小小,有插架有平摆,为数颇不少,很有点意思,更好的是,书架隔板还贴有“免费赠送,欢迎拿取”字条。



当时正疯魔于搜书的我,一见书影便念念不忘,为了好好看个够,特别选了一个冷清的下午,站在书架前,仔细挑选,最后带了好几本书离开,最重要的是江味农居士所写的《金刚经讲义》,厚厚一大本,像砖头,花了一整年时间,似懂非懂圈点一遍,日后又看过一遍,影响深远。或因位近台大,书架流通的书籍,似乎“档次”较高,日后我常在“老天爷开的那家书店”之“弥勒分店”拿到好书,譬如见月律师《一梦漫言》、敦煌本《六祖坛经》,以及四大册《憨山老人梦游集》等,都是可遇不可求,他处难得一见。


俗话说得好,“善门难开”,一开便不可收拾,日后眼睛放亮,寻寻觅觅方才明白,老天爷开的那家书店,不但素食店,就连车站、医院、宫庙神坛都有分店,甚至还有直接取名“善书流通处”的,称得上系统庞杂,无远弗届,只要有心,台湾走透透,到处有书可看可拿,且都是不折不扣的好(善)书。


友人都知道我爱看庙,去到哪里总要访探一番,除了看建筑、雕刻、彩绘、神像、楹联……“觅书”也是吸引我的一大诱因。近二十年到处看到处找,约略也能摸清印制善书的几个源头,包含有佛教、道教等和民间自印的劝善经籍,最常见的包括古籍新印的各种佛经,以及《了凡四训》《安士全书》《玉历宝钞》《明心宝鉴》《因果报应录》等等,有一阵子似乎特别流行游记,什么《地狱游记》《天界游记》《莲花佛国游记》《四海游记》,一本又一本层出不穷,让人读得目瞪口呆,其乐融融。


老天爷开的这家书店,值得一读的书,怎么读也读不完,曾经碰过两种三本特别有趣的书或可一提:某次在台南某大学附近宫庙满是灰尘的书橱里,竟然看到一本“今日世界版”的《富兰克林自传》,这书当然是经典名著,但怎会被放入善书之列呢?心头十分纳闷,带回去翻翻看看,偶然翻到了书中“自省考验表”章节,此前只觉得有趣,如今读多了善书,竟有了联想:这不就是《了凡四训》“功过格”的西洋版吗?“理学家”到了西洋便称“清教徒”?或许因为这样,才会有人把它放在“老天爷开的那家书店”供人取阅流通吧!是耶非耶?真是只有天晓得。


敬惜字纸


另一种包括两本书:石印线装的《惜字图说》与石印本影印而成的《惜字征验录》(下图),讲的是明清以来极为流传的“惜字”观念,尤其印有字的“字纸”,张张都有灵,万万不可不敬,要不肯定出状况,小则罹灾患病,大则家败人亡。



为什么呢?《惜字图说》书前“降乩敬惜宣言”说得好:


士宦人离了字不得高泮,何为士何为宦凭何挑选?

农夫人离了字度日甚难,婚姻柬文契约无法理办;

工艺人离了字标号不全,好歹物无戳记难分贤愚;

商贾人离了字账目难辨,出入货记不清如何了然;

说不尽字好处无边无岸,千万里捎书信即如面谈;

古云字值千金历代相传,轻字纸不敬惜该不该焉?


当然不该!视其不敬不惜情节轻重,文昌帝君遂订有罚则,举几个今人常犯的:


一以字纸拭物拭几及揉搓弃地者。四十罪。遭流离去智慧。

一以字纸引火打亮者。十罪。生疮癣。

一以不净手检阅经书者。三罪。生叉指疮。


如此这般,动辄得咎,字纸转成了烫手山芋,到底该拿它怎么办呢?昔时黄俊雄布袋戏《云州大儒侠》有一“丑君拾字郎”角色,此君手拿铁夹,身背竹笼,成天流浪,到处捡拾字纸,这些字纸,最后集中一处,火化了事。龙潭有座“圣迹亭”,便是旧日“资源回收站”,专门用来回收焚烧字纸的,亭额之一题有“过化存神”四字。


字纸有灵,灵而神之,装订成书谓之善,善书流通人间,于是有了老天爷开的那家书店。


点击“阅读原文”可在文汇出版社微店购买

2020笔会文粹《尔乃佳人》


【笔会近期作品推荐】

肖复兴:饺子帖

李欣:“有味使之出,无味使之入”
钱佳楠:“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啊”

陈德蓉:香港沦陷的前前后后

吴四海:“天大的事”和“屁大的事”

张香还:1946年,我进了同济大学中文系

甫跃辉:捉鱼去

蒋韵:我的朋友,在她的榆次

唐韧:35岁赚够快钱,就能躺平吗

陈建军:汪曾祺致《人民文学》的一封信

何频:辛丑年的花木和飞鸟

汤世杰:流水给人的警醒和祝福

李志茗:三伯,我家最神秘的亲戚

裘小龙:艾略特与我

陈大康:《西游记》中的小妖

刘云耕:我崇敬周慧珺先生

孙郁:北京花树

毛尖:从此,没有铁证如山的爱情

江青:尊为龙,龙为尊

王晔:叫卖四季,长音复短音

徐建融:陈佩秋先生百年:高花阁说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